江南体育官方网站凭着记忆他绘出了80年前的村居图“中间和北边的场院是裴家的,这东大门外紧邻的就是虞河……”6月12日,奎文区廿里堡街道董家村村民、退休干部孙振平指着董家老村故居图告诉记者。这张故居图长约两米、宽一米有余,是86岁的孙振平凭借儿时记忆所画,描绘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董家村的样貌。以前谁家住在哪,谁家拥有几间房,上面一清二楚。
“村中间那两间房子是我们父辈和祖辈住的,我们家以前条件艰苦,当时几口人挤在一起。”孙振平指着董家老村故居图中间的孙其善家说,孙其善是他大伯,因为他父亲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骗到东北当劳工,最后埋骨东北,所以他一直跟大伯、爷爷、奶奶及姊妹们住在一起……睹物伤情,孙振平回忆起那段历史,不禁潸然泪下。
说罢,记者跟随孙振平来到董家村村中心所在位置,这里已见不到任何故居建筑,而是变成了草坪绿地jn江南体育、塑胶跑道,一幅欣欣向荣的美丽画面。不远处还立着一块写有“董家村遗址”的石碑,这是实物记忆之一。“那个年代村里没有相机,更没有航拍,没有留下老照片。”孙振平说,早先的董家村四周是土围墙,邻虞河而建,人口少面积也小,他小时候经常到街坊四邻家玩耍,每一家每一户都记得。
20世纪50年代后期,董家村迎来人口大增长,围墙内已无法满足居住需要,村民逐渐在围墙外建房子,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董家村也逐渐变成了一个大村,直到2012年该村进行旧村改造,村民住进离老村址不远处新建的楼房里后,那个董家村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脑海中。
“现在老村居不在了,但我还记忆犹新,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把老村居画出来,让新一代村民记得住乡愁,别忘根。”孙振平说,2016年他有了这个想法,便开始着手准备,有些记忆模糊的地方,就让村里健在的老人一起回忆,经过3个月的努力,最终拿出初图。他又请潍坊学院的大学生把平面图做成立体图,最后让自己孙子印了两份,一份保存在家里,一份交给董家村所属的崇文街社区,供村民和年轻后辈观看。
“图中右下角王清华家就是原来我爷爷辈住的地方,封存的历史如今又展现在眼前,让我们看到了来时的路。”今年52岁的董家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总支王利华表示,到了她这一代,已经不知道老村居的模样,她的儿子如今也已,更是不了解,通过孙振平老人画的这幅图,让大家重新知道了老村历史,意义重大。